北大醫藥重慶大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方案
二O二O年八月一日
編 制 單 位:北大醫藥重慶大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審 核 單 位(公章):
簽 發 人:羅建新
電 話: 61301969
傳 真: /
地 址: 重慶市北碚區水土鎮方正大道21號
郵 編: 400714
目 錄
一、基本情況..................................... - 4 -
二、自行監測內容................................. - 5 -
2.1 污染源手工監測點位、指標和頻次............ - 5 -
2.2 污染源自動監測點位、指標和頻次............ - 5 -
2.3 質量控制................................. - 9 -
2.3.1 手工監測質量控制................... - 9 -
2.3.2 自動監測質量控制................... - 9 -
2.4 監測方法、依據和儀器.................... - 10 -
2.4.1 手工監測方法、依據和儀器........... - 10 -
2.4.2 自動監測方法、依據和儀器........... - 12 -
2.5 評價標準、依據及其限值.................. - 12 -
2.5.1 手工監測評價標準、依據及其限值..... - 12 -
2.5.2 自動監測評價標準、依據及其限值..... - 16 -
三、監測點位及廠區平面圖........................ - 17 -
四、監測結果公開時限............................ - 20 -
4.1手工監測結果公開時限..................... - 20 -
4.2 自動監測結果公開時限.................... - 20 -
根據《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自行監測辦法”)和《“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辦法》要求, 北大醫藥重慶大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為規范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行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特制定本監測方案。
企業名稱、法人代表、所屬行業、地理位置(企業廠區中心經緯度)、多年主導風向、產品、原輔材料、生產周期、聯系人及方式。企業基礎信息見表1-3-1。
表1-3-1 企業基礎信息表
企業名稱(所屬集團) |
北大醫藥重慶大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法人代表 |
羅建新 |
|||||
建設地點 |
北碚區水土鎮方正大道21號 |
郵編 |
400714 |
|||
中心經緯度 |
中心經度 106 ° 31 ′ 9.73 ″ 中心緯度 29 ° 48 ′ 45.47 ″ |
|||||
聯系人 |
劉輝 |
聯系電話 |
座機:61301951 |
|||
手機:13983675149 |
||||||
所屬行業 |
醫藥制造業 |
|||||
國控類型 |
☑廢水 ☑廢氣 □重金屬 □污水處理廠 □其它 |
|||||
主要產品 |
原料藥 |
|||||
設計(實際)生產能力 |
3個化學原料藥(硫酸阿米卡星3.077t/a、霉酚酸酯2.0t/a、羥乙基淀粉100t/a)11個發酵原料藥(洛伐他汀150t/a、霉酚酸100t/a、妥布霉素7.222t/a、麥迪霉素50t/a、雷帕霉素0.05t/a、達托霉素5t/a、萬古霉素20t/a、云芝胞內糖肽20t/a、莫西克汀2t/a、米爾貝肟0.3t/a、多拉菌素5t/a) |
|||||
企業職工數 |
602人 |
|||||
生產周期 |
60天 |
|||||
企業年產值 |
28984萬元 |
|||||
建廠時間 |
1941年 |
|||||
環評時間 |
2017年9月 |
|||||
驗收時間 |
2018年7月 |
|||||
自行監測類型 |
R廢水 R有組織廢氣 R無組織廢氣 □廠界噪聲 □周邊環境水□周邊環境空氣 □周邊環境噪聲 □周邊環境土壤 |
|||||
自行監測方式 |
£自測 R第三方, 重慶市九升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
是否安裝自動監測設備 |
R是 □否 |
自動監測設備類型和監測項目 |
R廢水,項目: PH、COD、NH3-N R廢氣,項目: 顆粒物 |
|||
周邊環境情況 |
方位 |
距場界距離(單位) |
名稱 |
|||
東 |
50 |
云福路,隔道路為空地(規劃工業用地) |
||||
南 |
40 |
方正大道,隔道路為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
||||
西 |
70 |
京東方大道,隔道路為大地村居民點 |
||||
北 |
50 |
瑞和路,隔道路為兩江大地工谷醫療器械產業園 |
||||
按照國家、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結合行業特點和環評、驗收資料以及排污許可證要求,我公司自行手工監測污染源廢水、廢氣、監測點位、指標和頻次見表2-1。
廢水:監測點位參照《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安裝技術規范(試行)》(HJ/T353-2007),全天連續自動監測,至少每2小時由監測設備自動取一次水樣,分析出一個監測數據,數據采集儀可保存一年以上小時均值。
廢氣:監測點位參照《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試行)》(HJ/T75-2007),全天連續自動監測,每5秒鐘更新一次監測數據,數據采集儀可保存一年以上的小時均值。
我公司自動監測污染源廢水、廢氣監測指標見表2-1。
表2-1 監測點位、指標和頻次
序序號 |
監測類別 |
污染源排放口名稱 |
排放口編號 |
點位數 |
監測內容/污染物名稱 |
手工監測頻次 |
手工監測采樣方法及個數 |
1 |
有組織 廢氣 |
廢水處理站廢氣排放口(13號) |
DA001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月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1 |
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總烴) |
1次/月 |
|||||
1 |
臭氣濃度 |
1次/年 |
|||||
2 |
有組織廢氣 |
101、102、103單體發酵廢氣排放口(1號) |
DA002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月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1 |
顆粒物 |
1次/月 |
|||||
1 |
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總烴) |
1次/月 |
|||||
1 |
臭氣濃度 |
1次/年 |
|||||
3 |
有組織廢氣 |
207單體工藝有機廢氣排放口(8號) |
DA003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月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1 |
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總烴) |
1次/月 |
|||||
1 |
臭氣濃度 |
1次/年 |
|||||
4 |
有組織廢氣 |
205單體工藝有機廢氣排放口(7號) |
DA004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月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1 |
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總烴) |
1次/月 |
|||||
1 |
臭氣濃度 |
1次/年 |
|||||
5 |
有組織廢氣 |
201單體北樓工藝有機廢氣排放口(3號) |
DA005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月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1 |
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總烴) |
1次/月 |
|||||
1 |
臭氣濃度 |
1次/年 |
|||||
6 |
有組織廢氣 |
105單體發酵廢氣排放口(2號) |
DA006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月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1 |
顆粒物 |
1次/月 |
|||||
1 |
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總烴) |
1次/月 |
|||||
1 |
臭氣濃度 |
1次/年 |
|||||
7 |
有組織廢氣 |
602單體發酵廢氣、603單體工藝有機廢氣排放口(10號) |
DA007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月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1 |
顆粒物 |
1次/月 |
|||||
1 |
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總烴) |
1次/月 |
|||||
1 |
臭氣濃度 |
1次/年 |
|||||
8 |
有組織廢氣 |
208單體工藝含塵、酸堿廢氣排口(9號) |
DA008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年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1 |
氯化氫 |
1次/年 |
|||||
9 |
有組織廢氣 |
201單體南樓工藝有機廢氣排放口(4號) |
DA009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月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1 |
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總烴) |
1次/月 |
|||||
1 |
臭氣濃度 |
1次/年 |
|||||
10 |
有組織廢氣 |
202單體工藝有機廢氣排放口(5號) |
DA0010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月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1 |
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總烴) |
1次/月 |
|||||
1 |
臭氣濃度 |
1次/年 |
|||||
11 |
有組織廢氣 |
203單體工藝有機廢氣排放口(6號) |
DA0011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月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1 |
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總烴) |
1次/月 |
|||||
1 |
臭氣濃度 |
1次/年 |
|||||
12 |
有組織廢氣 |
鍋爐廢氣排放口 |
DA0012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月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1 |
氮氧化物 |
1次/月 |
|||||
1 |
二氧化硫 |
1次/年 |
|||||
1 |
顆粒物 |
1次/年 |
|||||
1 |
煙氣黑度 |
1次/年 |
|||||
13 |
無組織廢氣 |
廠界 |
北區B1、B2、B3 |
4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半年 |
非連續采樣 至少3個 |
4 |
臭氣濃度 |
1次/半年 |
|||||
4 |
氯化氫 |
1次/半年 |
|||||
4 |
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總烴) |
1次/半年 |
|||||
14 |
廢水 |
污水站 總排口 |
DW001 |
1 |
流量 |
1次/月 |
瞬時采樣至少 3個瞬時樣 |
1 |
總氮(以N計) |
1次/月 |
|||||
1 |
總磷(以P計) |
1次/月 |
|||||
1 |
急性毒性 |
1次/季 |
|||||
1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1次/季 |
|||||
1 |
總有機碳 |
1次/季 |
|||||
1 |
總鋅 |
1次/季 |
|||||
1 |
色度 |
1次/季 |
|||||
1 |
懸浮物 |
1次/季 |
|||||
1 |
總氰化物 |
1次/季 |
|||||
15 |
廢水 |
雨水排口 |
--- |
1 |
PH值 |
1次/月 |
瞬時采樣至少 3個瞬時樣 |
1 |
COD |
1次/月 |
|||||
1 |
氨氮 |
1次/月 |
|||||
16 |
廢水 比對 |
污水站 總排口 |
DW001 |
1 |
流量 |
1次/季 |
--- |
1 |
PH值(在線分析儀) |
1次/季 |
|||||
1 |
化學需氧量(自動監測儀) |
1次/季 |
|||||
1 |
氨氮(NH3-N)(自動監測儀) |
1次/季 |
|||||
17 |
廢氣 比對 |
208單體工藝含塵、酸堿廢氣排口(9號) |
DA008 |
1 |
煙氣參數(流速、氣量) |
1次/季 |
--- |
1 |
顆粒物(粉塵監測儀) |
1次/季 |
按照信息公開辦法要求,我公司通過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定期向公眾公開自行監測信息。對自行監測結果及信息公開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1)公司有自行監測工作開展所需的固定工作場所和必要的工作條件。
(2)具有與監測本公司排放污染物相適應的采樣、分析等專業設備、設施。
(3)手工檢測所需儀器儀表由取得計量認證的社會檢測機構或者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所屬環境監測機構進行強制檢定,并每年進行復檢。
(4)具有兩名以上持有省級環保主管部門組織培訓的、與監測事項相符的培訓證書的專職人員在崗。
(5)制定并實施健全的環境監測工作和質量管理制度。
(6)符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我公司自動監控系統規范建設,有效管理,正常運行。自動監控設備有《中國環境保護產品認證證書》和《環境監測儀器質量監督》合格報告,并按照規范安裝,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并通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驗收。
(1)按照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和自動監控技術規范的要求安裝自動監控設備,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并通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驗收;
(2)具有兩名以上持有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頒發的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培訓證書的人員,對自動監測設備進行日常運行維護;
(3)按照《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辦法》(環發〔2009〕88號)的要求,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自動監測設備進行有效性審核,通過有效性審核的自動監測設備監測的數據方可使用。
手工監測方法、依據和儀器見表2-4-1。
表2-4-1 監測方法、依據和儀器表
類別 |
監測項目 |
監測方法及監測依據 |
監測儀器 |
廢氣有組織排放 |
顆粒物 |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 GB/T 16157-1996 |
林格曼測煙望遠鏡 QT201、氣相色譜儀 GC9790、數顯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 YXQ-LS-30SⅡ、離子色譜 ICS90A、綜合大氣采樣器 ZR-3920、自動煙塵煙氣綜合測試儀 ZR-3260、綜合流量校準器 ZR-5410A、智能煙塵煙氣分析儀 EM-3088 |
煙氣黑度 |
《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2003 版)(5.3.3.2 測煙望遠鏡法) |
||
臭氣濃度 |
空氣質量惡臭的測定三點比較 臭袋法GB/T 14675-1993 |
||
揮發性有機物(以非甲烷總烴計) |
固定污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HJ38 |
||
顆粒物 |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 GB/T16157-1996 |
||
二氧化硫 |
固定污染源廢氣二氧化硫的測定定電位電解法 HJ57-2017 |
||
氮氧化物 |
固定污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定電位電解法 HJ693-2014 |
||
廢氣無組織排放 |
揮發性有機物 |
《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2003 版)(2.6.5.2 氣相色譜法) |
|
臭氣濃度 |
空氣質量惡臭的測定三點比較式臭袋法 GB/T 14675-1993 |
||
廢水 |
總氮 |
水質總氮的測定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36-2012 |
T6 新世紀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 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 DHG-9123AD、電子天平 EL204-IC、 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 DHG-9075A、連續數字滴定器 continuous E |
總磷 |
水質總磷的測定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GB/T11893-1989 |
||
懸浮物 |
水質懸浮物的測定重量法 GB/T11901-1989 |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水質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稀釋與接種法 HJ505-2009 |
||
色度 |
水質 色度的測定GB 11903-89 |
||
急性毒性 |
水質 急性毒性的測定 發光細菌法 GB/T 15441-1995 |
||
總有機碳 |
水質 總有機碳的測定 燃燒氧化-非色散紅外線吸收法 HJ/T71-2001 |
||
總鋅 |
水質 銅、鋅、鉛、鎘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75-87 |
||
總氰化物 |
水質 氰化物的測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 ) |
||
備注 |
監測儀器經計量部門檢定并在有效使用期內。 |
自動監測儀器原理、名稱和型號見表2-4-2。
表2-4-2 自動監測評價標準、依據及其限值
類別 |
監測項目 |
監測方法(原理) |
監測儀器 |
廢氣 |
顆粒物(煙塵) |
激光背向散射法 |
粉塵監測儀 |
廢水 |
PH |
電極法 |
PH 在線分析儀 |
COD |
重鉻酸鉀法法 |
COD 自動監測儀 |
|
氨氮 |
逐出比色法 |
氨氮自動監測儀 |
|
備注 |
使用設備應具有《中國環境保護產品認證證書》和《環境監測儀器質量監督》合格報告,并通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驗收和數據有效性審核。 |
手工監測評價標準、依據及其限值見表2-5-1至2-5-4。
表2-5-1 廢氣有組織排放、依據及其限值
污染源 |
排放高度 |
污染物 |
執行/參照標準限值 |
標準依據 |
|
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 |
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 |
||||
DA0021號排氣筒 |
30 |
臭氣濃度 |
6000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顆粒物 |
30 |
/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
揮發性有機物 |
100 |
/ |
|||
DA0062號排氣筒 |
30 |
臭氣濃度 |
6000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揮發性有機物 |
100 |
/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
顆粒物 |
30 |
/ |
|||
DA0053號排氣筒 |
30 |
臭氣濃度 |
6000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揮發性有機物 |
100 |
/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
DA0094號排氣筒 |
30 |
揮發性有機物 |
100 |
/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臭氣濃度 |
6000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
DA0105號排氣筒 |
30 |
揮發性有機物 |
100 |
/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臭氣濃度 |
6000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
DA0116號排氣筒 |
30 |
揮發性有機物 |
100 |
/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臭氣濃度 |
6000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
DA0047號排氣筒 |
30 |
揮發性有機物 |
100 |
/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臭氣濃度 |
6000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
DA0038號排氣筒 |
30 |
揮發性有機物 |
100 |
/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臭氣濃度 |
6000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
DA0089號排氣筒 |
30 |
氯化氫 |
30 |
/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顆粒物 |
30 |
/ |
|||
DA00710號排氣筒 |
30 |
臭氣濃度 |
6000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揮發性有機物 |
100 |
/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
顆粒物 |
30 |
/ |
|||
DA01211號排氣筒 |
18 |
氮氧化物 |
150 |
/ |
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 |
顆粒物 |
20 |
/ |
|||
煙氣黑度 |
Ⅰ級 |
/ |
|||
二氧化硫 |
50 |
/ |
|||
DA00113號排氣筒 |
35 |
臭氣濃度 |
6000 |
/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揮發性有機物 |
100 |
/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表2-5-2 廢氣無組織排放標準、依據及其限值
污染源 |
污染物 |
單位 |
執行/參照標準限值 |
標準依據 |
|
監控點 |
限值 |
||||
廠界 |
揮發性有機物 |
mg/Nm3 |
周界外濃 度最高點 |
10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臭氣濃度 |
mg/Nm3 |
20 |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 |
表2-5-3 廢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依據及其限值
污染源 |
污染物 |
執行/參照標準限值 |
標準依據 |
|
單位 |
限值 |
|||
總排放口 |
COD |
mg/L |
400 |
水土園區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 |
BOD5 |
mg/L |
220 |
||
SS |
mg/L |
300 |
||
PH |
/ |
6-9 |
||
NH3-N |
mg/L |
35 |
||
總氮 |
mg/L |
50 |
||
總磷 |
mg/L |
7 |
||
色度 |
/ |
/ |
||
急性毒性 |
mg/L |
/ |
||
總有機碳 |
mg/L |
/ |
||
總鋅 |
mg/L |
5 |
||
總氰化物 |
mg/L |
/ |
表2-5-4 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依據及其限值
項目 |
總量控制指標*(t/a) |
指標來源 |
|
廢氣 |
氮氧化物 |
0.416 |
渝(兩江)環準[2017]260 號/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制藥工業-原料藥制造 |
揮發性有機物 |
51.8865 |
||
廢水 |
HN3-N |
14.375 (排入環境總量2.054) |
|
COD |
164.28 (排入環境總量20.535) |
注:*以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及其批復、或環境管理限值要求為依據
自動監測儀器評價標準及限值見表2-5-5。
表2-5-5 自動監測儀器評價標準及限值
類別 |
監測項目 |
評價標準依據 |
評價標準限值 |
廢氣 |
顆粒物 |
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 |
20mg/Nm3 |
廢水 |
PH |
水土園區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 |
6-9 |
COD |
400mg/L |
||
氨氮 |
35mg/L |
主要的產排污環節、環境敏感點和監測點位及廠區平面示意圖。
圖3-1 監測點位及廠區平面圖
手工監測數據監測結果每次監測完成后,取得監測報告就及時公布。
自動監測數據應實時公布監測結果,其中廢水自動監測設備為每2小時均值,廢氣自動監測設備為每1小時均值。